2020年,一场疫情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就业市场,874万毕业生遭遇就业困难。2021年,高校毕业生将突破900万,就业问题再次引起广泛讨论。
在过去的一年内,名校生们的就业选择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先用32个字来概括:就业率数据明晃晃,北上广不再被推崇,四行业新增就业岗,缓就业何不再深造。
一、就业率数据明晃晃
从各大高校已经公布的就业数据来看,顶尖高校的就业率基本都保持在95%以上。从薪酬方面来看,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、南京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等高校的本科生就业年薪,可以达到14万~18万之间。
如此亮眼的数据背后能够说明什么呢?我认为:第一,高层次院校的就业质量依然可以得到保障。尽管就业环境整体不好,但社会上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。反观普通院校毕业生,他们的就业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。
第二,高校所公布的就业报告,其采样范围,统计口径和方法,既没有统一标准,也没有客观要求。所以虽然数据亮眼,但客观性遭受很多人质疑。
第三,高校的就业率并没有区分专业和地域。但从整体上看,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,远高于欠发达地区;工科尤其是新工科类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,远高于文理类和农林类大学。
二、北上广不再被推崇
曾几何时,“毕业要去北上广,追求自己的梦想”是很多985、211名校生的想法。但近两年的名校生,似乎有了其他的选择。除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之外,天津、武汉、长沙、青岛、苏州、南京、杭州、深圳、东莞、成都、重庆和西安等城市,都吸引了不少名校生。
一方面,国内众多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都降低了落户门槛,向大学生们抛出了橄榄枝,希望他们来落户、就业、生根。另一方面,现在的年轻人既看到了北上广的繁华,也看清了北上广的无奈,他们似乎更加热爱生活,他们似乎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。
三、四行业新增就业岗
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来看,信息传输和技术、互联网、软件行业和教育行业成为了热门之选。这四种行业的头部企业,规模非常大,容纳的人才很全面,并不仅仅包含通信、计算机、软件和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。
这四种行业,前三种是基于社会快速发展而繁荣,第四种则是基于广泛的社会需求而存在。前三种的初始薪酬较高,要求的专业度也较高,第四种初始薪酬比较低,要求的综合素养比较高。
四、缓就业何不再深造
2020年,教育部推出政策,扩招硕士研究生18.9万人,这让更多本科生有了深造的机会,也缓解了一部分就业压力。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7年突破200万,2018年接近250万,2019年接近300万,直到2020年的341万和2021年的377万。负责任地说,有很多孩子上大一的时候,就已经把深造研究生当成了自己的目标。
受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影响,选择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在2020年大为减少。相信在短期之内留学市场很难快速恢复,国内深造是更多本科生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