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,需要安排的城镇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,这些数据一次次刷新历史新高。
大学生刚入校园会对未来感到迷茫,没有意识到就业问题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临近毕业的时候,学生就开始着重了解市场人才需求,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储备,想要毕业后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。
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大难题,几乎每年都被称为“史上最难就业季”,不仅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忙于求职,还有许多往届生也仍在求职的路上。但让人感到意外是,不少企业都出现了“用工荒”的现象,即便岗位月薪近万仍无人问津,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矛盾的情况。
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,笔者简单总结为三点,学历越来越不“值钱”了;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变高了;学校里的知识工作用不上。这些因素概括成一句话“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大学生的供给出现矛盾”。
现在大学生选择工作更青睐于体面,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,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工作非常少,面对那么多毕业生,这样的工作显然供不应求。大学生都待在象牙塔里,选择考公、考事业单位等,自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会呈现下降趋势。
正是因为这种执念,再加上家长从小给灌输的思想,学生们认为寒窗苦读数十年,如果找的工作与自己学历不匹配,那就是浪费这些年的努力,所以很多大学生对企业工厂退避三舍。
没错,出现“用工荒”的很多企业都是制造业工厂,他们缺少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,其中较好的企业工厂,工资待遇都不差,转正后月薪近万元,在岗毕业的大学生中,收入完全属于中上水平。
但不管这些企业工厂给出多好的待遇,大学生都不愿意选择,家长也不愿意让学生从小学习相关技术,在普通高中里学习文化知识备战高考仍是主流教育模式。
工厂里的岗位工作,上下班时间不固定,都是计件完成任务,若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,熬夜赶工是常有的事,每天两点一线和机器相伴,工作非常的枯燥,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。
但学生可以换个角度想,现在就算进入普通企业工作,也就经常面临996,压力反而比工厂里还大,没有一个工作是轻松的。而且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,就会掌握工作规律和习惯,都会感到枯燥乏味,毕业生要做的正式调整心态,顺利度过疲惫期。
很多工厂的环境并不好,家长担心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影响,每天灰头土脸的工作,给人感觉没有天天坐在办公室体面。
有这种思想的家长,只能说思想还停留在以前,现在的工厂都是流水线生产,工作环境干净,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是首要问题,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提升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,让其付出和收入成正比。若没有辛辛苦苦的“搬砖人”,又哪里来的高楼大厦,说到底不过都有一个工作罢了。
大学生找工作前,要做好吃苦的准备,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。找工作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,有些学生可能接连碰壁,面对这种情况,毕业生既不能盲目乐观,也不能过于悲观,要勇敢的面对现实,迎接挑战,正确的认识自己,摆正求职态度。
学生要打破传统高的就业观念,铁饭碗工作固然好,但岗位有限,而且经过时代的发展,工厂也有很多不错的岗位,大学生在落实就业单位和岗位时,不要想着一部到位,要注重时间,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到最大化。
除此之外,毕业生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就业形势,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,找到适配的工作,大学生适应起来相对轻松,想来也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,在工作岗位上学习新知识,提升专业能力,力求更进一步。
毕业生求职时,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家长的干预,身边人给予的压力,都会让学生对工厂岗位很排斥,但现在工厂早已不像以前,技术含量非常高,也不是毕业生想做就能做的,普职比的调整,职高的扩招,就是为了培养更多技术人才,由此可见,这将是为了的发展趋势,毕业生应该与时俱进调整就业观。